依法納稅是中小企業的義務。納稅義務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,任何形式的偷稅、漏稅、抗稅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。然而,由于我國稅率高,企業負擔沉重,納稅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盈利的致命環節。不少中小企業為了多賺點錢,千方百計逃稅、逃費,在辦稅人中拉關系;有的鋌而走險,干些偷稅漏稅的勾當,一旦被監管查獲,不惜血本,四處求人走后門;有的企業違反稅法規定,因少交稅款而要被罰款,還要交滯納金。中小企業的納稅狀態,可概括為:愚昧者偷稅,糊涂者漏稅,野蠻者抗稅,精明者避稅。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能夠少繳稅又不違法,合理避稅成為控制成本的一個重要課題。
合理避稅是在遵守稅法、依法納稅的前提下,納稅人采取合法的手段對納稅義務實施“避重就輕”的合理規避,減少稅款支出。合理避稅是企業以對法律和稅收的詳盡研究為基礎,對現有稅法規定的不同稅率、不同納稅方式的靈活利用,使企業創造的利潤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歸企業。合法規避稅收與偷稅、漏稅以及弄虛作假鉆稅法空子有質的區別。合法避稅是企業應有的經濟權利。
我國已批準成立了40多萬家外企,相當數量的外企通過各種避稅手段轉移利潤,造成從賬面上看,外企大面積虧損,虧損面達60%以上,年虧損金額達1200多億元。按照稅法規定,以后的贏利是可以彌補前年度的虧損。因此,我國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稅約300億元。摩托羅拉、惠普等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的企業都設有專門的“稅務經理”,而且年薪都高達50萬元左右,部門人員也很多,這理應引起中小企業的深思。
中小企業合理避稅四招術(一)
主動進行“納稅籌劃”
合理避稅不是“臨時抱佛腳”,而是從企業經營之初即進行策劃的精細工作。于是,出現了一個新概念:納稅籌劃,并成為新世紀最熱門的行業之一。中小企業要重視納稅籌劃工作,而且有專人從事這個行當。納稅籌劃是以稅法為準繩,以企業經營實踐為根據,以實現企業稅賦最小化為目的,以和諧調節企業與國家經濟利益為手段的重要工作。納稅籌劃是一項與管理科學密切關聯的交叉性前沿學科,是一門高智商、高“含金量”的新興職業,是一項涉及面廣,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復雜的系統工程,是能夠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重要工作。進行納稅籌劃的先決條件是精通稅法,注重研究國家的稅收政策和法規,“吃透”稅法有關的優惠條款,尤其對是否有地區、行業性稅收政策傾斜,減免稅期限規定、境外納稅是否有避免雙重納稅的規定,以及一切可以減少稅賦的條款和規定。
中小企業合理避稅四招術(二)
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
稅法中有關于減免稅的規定,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各種稅收優惠政策,納稅籌劃就是一條不漏的研究“吃透”這些減免稅規定和所有的優惠政策,要用好、用足,有條件要“靠”上去,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“靠”上去,不能有絲毫猶豫,不能有任何遺漏。
如: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%的稅率征收所得稅;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從投產年度起免征所得稅2年;利用“三廢”作為主要原料的企業可在5年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;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與其有關的咨詢、服務、培訓等,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暫免征所得稅等等。另外,現在全國各地經濟開發區如雨后春筍,他們開出的招商引資條件十分誘人,大多均以減免若干年的企業所得稅、減免各種費用等等條件吸引資金、技術和人才。如果企業是高新技術產業或受鼓勵產業,如此優惠的條件當然將成為企業規避稅收的優先考慮因素之一。
有一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。卓越咨詢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管理咨詢公司,共有員工10名,預計年銷售額為1000萬元。公司按照正常情況應該繳納營業稅、所得稅總計在80—100萬元左右。納稅籌劃的結果是1分錢不用繳,而且還不違法。國家規定:“新辦的服務型企業,安排失業、下崗人員達到30%的,可以免三年營業稅和所得稅。”這家管理咨詢公司利用這一政策,安排2名下崗女工干食堂,再安排1名失業或下崗人員開車,這樣,80萬元的稅就不用交了。另外,2004年的稅務政策規定:“新辦的私營企業安排退役士官達到30%比例的,可以免三年營業稅和所得稅。”這家公司的另外一種安排,招1名退役的男兵開車,招2名女兵做秘書和話務員,同樣可以規避掉80萬元稅款。
中小企業合理避稅四招術(三)
進行總體籌劃,盡力“避重就輕”
較大數額的避稅或較長時間的避稅,需要進行總體籌劃才能實現。中小企業往往認為財務和稅務是天然的一體化的業務,把合理避稅的任務全部交給財務部門辦理,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,財務和稅務很多情況下是分家的,財務上的政策是一個穩定的政策,而稅收上的政策是一個變動的政策。同時,進行總體籌劃也非財務部門所能擔承的。在稅法的規定中,不同企業,不同企業結構,其繳納的稅率是不同的。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稅收傾斜政策,因此由內資企業向中外合資、合作經營企業等經營模式過渡,不失為一種獲取享受更多減稅、免稅或緩稅的好辦法。
有一個案例通過總體籌劃,實現了長期合理避稅。上海一家自動化設備生產企業,自主研發了一套軟件配置在設備上,產品的售價比同類產品高30%。企業遇到了產品售價高,稅賦重的問題,購進的材料不多,增值稅抵扣很少,納稅負擔非常重。企業老板和財務人員反復商量,也沒想出好的辦法。增值稅是屬于“掉腦袋”的稅種,一旦出事,處罰十分嚴厲,很少有企業敢在這方面做文章。后經納稅籌劃,發現這個軟件屬于高附加值產品,售價高主要來自這個自主研發的軟件。專家建議公司進行拆分,專門成立軟件公司,然后將軟件賣給公司配套在設備上。這樣在交易過程中,外購的軟件就可以抵扣17%的增值稅,軟件公司單獨交3%的稅。這樣的總體籌劃,公司既沒違法,卻減少了14%的稅賦。
中小企業合理避稅四招術(四)
分攤費用,降低稅賦
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攤入成本。費用分攤就是企業在保證費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,想方設法從賬目上找平衡,使費用攤入成本時盡可能地最大攤入,人為減少當期利潤,按不變稅率計算降低稅賦,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避稅。常用的費用分攤原則一般包括實際費用分攤、平均攤銷和不規則攤銷等。只要仔細分析一下折舊計算法,就可總結出普遍的規律:無論采用哪一種分攤,只要讓費用盡早地攤入成本,使早期攤入成本的費用增大。至于哪一種分攤方法最能夠幫助企業實現最大限度地避稅目的,需要根據預期費用發生的時間及數額進行計算、分析和比較,最后確定。
加大費用的辦法很多。縮短設備折舊年限,促使折舊費用增加,利潤減少,就可少繳所得稅。另外,采用的折舊方法不同,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,最終也會影響所得稅稅額。企業提高壞帳準備的提取比率,壞帳準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,這樣就可沖減當期利潤,少繳所得稅。適當提高職工福利費,是合理避稅的聰明之舉。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中,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,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,建立職工養老基金、失業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,進行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。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,降低稅賦,把合理避稅得到的錢,轉成為員工辦福利的費用,一舉兩得,有利于調動員工積極性。
有一個避稅40萬元的案例。一家公司的老板向公司借款200萬元買別墅。按照稅法規定:“個人股東向單位借款在一個納稅年度未歸還的,視同企業的股金紅利所得,征20%的個人所得稅。”如果用老板的名字借款,按照稅法規定應該繳納20%的個人所得稅,即40萬元,聰明的財務負責人,建議用老板夫人的名字借款,輕易地省卻了40萬元。
合理避稅就是這么簡單。